完善公共健身服务
我市让体育融入生活
今日高密
2024年04月09日
本报讯 (记者杜文娟 蒋光宗)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体育发展作为城市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内容,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力度,实现了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和全市镇(街区)、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日前,记者在凤凰公园看到来此散步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有健步走的,有跳舞的,非常热闹。健身广场上有不少健身器材,很多人正在锻炼身体。市民李女士和几个朋友一边聊天一边拉伸腿部,十分惬意。
我市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为着力点,将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内容,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健身场地设施融入到城市的“边边角角”,打造“人人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15个镇(街区)全部建成多功能运动场和灯光篮球场,所有村居均已建成多功能文体广场,全市村居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
为满足市民运动健身需求,我市坚持覆盖全民、公益导向,科学布局、统筹城乡,健全完善豪迈体育场(田径场)、孚日体育馆等大型健身场所,在南湖植物园、凤凰公园、五龙河景区等设立健身步道;加快村居、社区健身广场建设;推动全市多所义务教育学校健身场地晚间、周末、节假日等时段面向社会开放,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实现城区体育健身场所、镇街区健身休闲场地和学校体育场馆三处共享。目前全市建有篮球场300余个、足球场100余个、排球场200余个,市区黄金地段建成35处街头公园和10处口袋公园,且全部实现免费和低收费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