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文艺·纪事

04版:摄影

返回 2024年04月09日

父亲和他的学生们

今日高密      2024年04月09日     
  ◎于秀梅

  在我心中,父亲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静静地矗立在岁月的长河里。他脸庞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像一副沧桑的画卷,每一条皱纹都记载着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不易。父亲的腰弯得很厉害,大概是背负了太多的岁月坎坷。多年来,我一直不敢看父亲的遗像,我怕会失声哽咽,今日写父亲,泪水不停地流淌。
  听父亲说他是1948年参加革命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说:那个时候青岛还住着国民党军队,到处兵荒马乱的。
  父亲在老家高密创办了多处学校。在张鲁乡和蔡站乡连续任教多年,就连老家的张家庄小学他也是创始人之一。
  父亲说,在张鲁乡创办学校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住在一个破旧的土屋里面,连办公桌都没有。父亲在那里住了一个星期连一个学生都没有招到。无奈他只好用一个水桶放上石灰,调好石灰汤,用一个破旧的扫把头,在村子房屋的墙上写宣传标语。第二天父亲还没起床,就听见院子里有人说话,是好多家长送孩子来上学的。他们说这个八路有学问,为这笔好字也送孩子来拜师。当天,就收了一个班级的孩子。其中,有一个男孩快十五岁了,已经超出上学的年龄,被父亲拒收。可是,到了晚上,这个男孩就跑到父亲的居所,哭着对父亲说,他非常渴望识字,拜求父亲为师。看他求知若渴,父亲破例让他在班级里面旁听。父亲的后背,就是这个男孩写字的地方。那个时候的孩子,上学也很辛苦,没有写字的纸笔,是用石板和石笔写字,写完了擦去再写。还有的孩子家里特别困难,父亲就用自己的钱为他们买学习用品。
  张鲁乡是高密的文化圣地。有文化的人特别多,惺惺相惜,很多人对父亲很尊敬,晚上有村民自发给父亲烧土炕。那个时候没有取暖设施。后来,父亲要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这些孩子们拽着父亲的衣角哭成泪人,很多家长也给父亲送来好吃的,但被父亲拒收了。父亲每次说到这里,眼角总是有泪花闪烁,看得出,父亲很爱他的学生们。
  父亲有一枚勋章,是教育界颁发给他的,平日里父亲从不提起,只有在每年除夕夜才拿出来看看。那个时候,每到大节日高密教育局的领导还经常给父亲送来礼物。这个时候,父亲总会一个个数叨提起他的学生的名字,打听一下他们的近况。有一些学生有好消息传来,他高兴得像个孩子过节一样欢欣;但一些一直杳无音信,父亲也只能轻声地叹口气,一脸落寞。
  我认识父亲的学生们,是在1984年的秋天。那日我回家,见门口停着几辆小车,心里很是纳闷。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人家的门口有几辆车,是件很稀罕的事。我快走几步进门,见父亲坐在东间的炕上,炕前站着四个看上去有五十左右的男子,头发花白,项上系着红领巾,整齐地站成一排,他们在诵读一首诗歌:“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贺敬之1956发表的《回延安》中的两句)父亲和他们每个人的眼里都含着泪花,见我进来,父亲忙招呼我近前来介绍说,这都是我常常念叨的学生们中的几个,都是从外地调来高密任职的,你要叫他们哥哥。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连基本的通信工具都没有,哥哥们只知道父亲是高密西乡人,费好多力气才打听到具体住所。父亲和他的学生们又时隔多年没见,所以见面时都特别激动。
  生活里空降了四位大哥哥,我家欢乐的气氛也多了起来。每年中秋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是哥哥们回家的日子,这一天,也是父亲一年里最快乐的一天。我家的院子很大,南院和北院相连。南院有父亲种植的花草和葡萄及杏树,还有时令蔬菜。中间有一个过道,成了父亲和哥哥交流的场所。挺哥哥给父亲买了一把竹椅,饭后父亲坐在椅子上,哥哥们提着马扎,到南院围着父亲聊天。交谈声和笑声一阵阵从南院传到北院。据说哥哥们的职位都带着一个“长”字,自从和父亲见面后,他们来家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和自行车。父亲对我的成长要求很严,对哥哥们也一样,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那年父亲吐血住进了医院,哥哥们白天安排好工作,夜晚就轮流值班给父亲陪床,背着父亲楼上楼下检查。我感觉过意不去,可哥哥们执意不用我值夜班,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他们应该做的。照顾好父亲的同时,又要照顾我的情绪,宽慰我那颗忧伤的心。写到这里,时隔多年的画面又清晰展现在眼前,泪水几次模糊了双眼,打湿纸签。诠才末学的我写不尽哥哥们对父亲的深情厚谊,道不尽他们之间浓浓的师生情。父亲的学生们,你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华美德:师者甘为孺子牛,甘为蜡烛火炬;学生尊师重道,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父亲故去多年,回想父亲的一生,风雨兼程,筚路蓝缕,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始终坚守着对教育的初心。自己的生活无论多苦从不提起。经历过时代和命运的碾压,对教书育人始终初心不改。父亲的经历,用智慧告诉了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父亲,您是我人生路上的灯塔,我会永远铭记您的教诲!
  清明节到了,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父亲;献给父亲牵肠挂肚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