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民生社会

04版:健 康

返回 2024年05月31日

杨继海:做好万人社区“守门人”

记者 张丽华

今日高密      2024年05月31日     

  本报讯 (通讯员李宜福) 近日,29.6米长的《高密古树》长卷正式亮相。该长卷由市林业发展中心邀请我市60多位剪纸艺人参与,历时半年创作完成。
  《高密古树》长卷长29.6米、宽1.2米,由103幅剪纸作品组成,以我市域内的古树名木为主题进行创作。剪纸内容既有喜鹊登枝、凤落宝地等吉祥寓意,也有树下纳凉、张灯结彩等生活场景。作品中的古树老干虬枝、枝繁叶茂,它们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也是一代代人悉心呵护的成果。每一幅古树剪纸作品都形态各异,给观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57岁的王俊颂是姜庄镇东王家城子村人,《高密古树》长卷中有4幅是他的作品。他自幼跟随父辈学画、剪纸,如今是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王俊颂选取了4棵古树作为创作对象,结合阴剪、阳剪等剪法,融入想象和典故,赋予了作品不同的含义。
  在以大牟家镇一棵古槐为对象进行创作的作品中,王俊颂在枝干空白处添加了一只凤凰和几只小鸟,作品命名为《凤落宝地》,体现古树保护成果的同时,也传达出吉祥的寓意。这4幅作品宽50厘米、高60厘米,都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能够为古树保护作一点贡献,他觉得很有意义。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我市域内共有各类古树名木209棵,其中一级保护古树8棵、二级保护古树2棵、三级保护古树199棵。一直以来,市林业发展中心秉持“保护第一、突出文化、延续乡愁、群众共享”的原则,全面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去年11月份,市林业发展中心邀请包括齐秀花、范祚信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密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在内的60多位当地剪纸艺人,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传播古树文化,将古树名木保护与高密剪纸非遗技艺相结合,创新古树名木宣传形式,营造保护古树名木、传承中华文明的良好氛围。
  在当地开展的古树名木“教育、传承、保护”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古树宣传进校园等活动中,剪纸长卷《高密古树》成为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生动载体,受到广大群众和师生的欢迎。

29.6米长卷剪出高密古树故事
  “有事就找杨警官,有他在,我们就安心。”这是社区群众对他的评价。
  “退伍不褪色,他想的都是为群众办实事。”这是身边同事对他的评价。
  “要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咱自己的事,认认真真去做好。”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谈起东关派出所农丰社区民警杨继海,大家赞不绝口。他曾身穿戎装保家卫国,转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时间在变,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杨继海早已把军人的军魂和为民服务的情怀融入进血脉,根植于骨髓,十一年如一日,用满腔热忱守护一方平安。
立足岗位——争做社区“明白人”
  “杨警官,今天又来转转。”“杨警官,感谢你前几天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平日里,无论是街铺的商贩还是晒太阳的老人遇见杨继海都会忍不住地跟他寒暄,他俨然成为社区群众能说体己话的“贴心人”。杨继海所负责的农丰社区有22个居民小区、1所幼儿园、1所中小学,人口达1.1万多人,光九小场所就有460余家,治安形势复杂,管理难度大。他克服辖区跨度大、警力不足等困难,严格按照社区管理精、细、实、准要求,带队对所有重点场所全面检查摸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先后完成场所和居民小区标准地址采集3960条,实有人口11103条,实有房屋3960条,实有场所460条,高标准完成社区“一标三实”工作。
  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中,他严格走访登记,依托山东基层警务工作门户等大数据系统,建立“每周一研判”工作机制,按照一案一策、一人一策的办法,将辖区重点工作对象全面纳入视线,健全完善了“一人一档”,定期走访,实施动态管控。近年来,通过前期摸排的基础信息,他从中获得案件线索26条,破获盗窃、诈骗等案件11起。
热情服务——甘当群众“解忧人”
  为了更好地跟进服务,杨继海和辖区辅警主动加入社区内的15个300人以上的业主群,每天积极为业主答疑解惑,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转发各种安全防范视频和文章。2023年,杨继海在网上回答业主问题1200余个,化解邻里纠纷300余个。
  社区网格员杜兆年说:“杨警官每天都要到社区转一转。他是个热心肠,遇到群众有困难,总是及时帮着解决。”除了每天辖区走访外,杨继海还每周参加网格员会议,定期组织警民恳谈会,邀请辖区商户、居民、保安等,走进社区警务室,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2023年9月22日,东凤城小区居民聂女士为农丰警务室送上一面“人民警察、心系人民”的锦旗。之前,聂女士向杨继海反映,邻居管先生家中养了两条狗,严重影响了居民休息。杨继海立即请来村居、网格员、物业经理一起上门,给管某搬法条、讲后果、说邻里情谊、讲社会和谐,最终,管某同意将所养的狗进行处理,邻里矛盾得到圆满解决。面对矛盾纠纷,杨继海主动联合化解,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有效提升调解可信度和执行力,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实现纠纷警情调处成功率超90%。
主动作为——勇做百姓“守护人”
  为有效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切实保护好群众钱袋子,杨继海坚持“以防为主”,组建宣传队,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120场,面对面向群众讲述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和防范措施,并帮助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群众识骗、防骗、拒骗意识。同时,年逾半百的他还先后奔赴4省5市,行程2万多公里,抓获外省诈骗逃犯5人,以实际行动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群众无小事,都需要我们主动用心用情用力去化解。”说起日常工作,杨继海想起了一件事。2023年1月19日,临近年关,农丰步行街小区居民王女士因家中水管破裂漏水,造成楼下李先生商铺的地板、商品被水浸泡,经济损失达三四万元。杨继海接警后,立马联系社区干部、物业经理到双方家中了解情况。在杨继海多次协调沟通后,王女士表示自己只能赔偿李先生6000元,而李先生则表示赔偿费用不能低于18000元,不然就走法律程序。不放弃调解的杨继海又多次到王女士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其接受李先生的赔偿建议。王女士深刻感受到杨继海是真心帮助其解决问题,主动告诉他实情。原来,王女士夫妻每月总收入就5000元左右,借钱在城里刚买了房交了首付,前段时间父母生病住院又欠了亲戚朋友一笔钱,孩子因生活拮据已推迟入园一年,现在自己东拼西凑只能拿出6000元。了解到王女士难处的杨继海又上门做起了李先生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情达理的李先生最终接受了6000元的赔偿款。“真是太感谢杨警官了,不然问题不会这么容易解决!”说起这些,李女士潸然泪下。
担当尽责——善为社区“监督人”
  杨继海管辖的农丰社区有KTV、酒吧、烧烤店等带有娱乐性质的场所26家多,醉酒闹事、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是治安环境较差的集中地。不怕“惹事”的杨继海把小康河、农丰步行街列为辖区治安重点整治地区,带着辅警逐个上门走访、摸底、排查,整理“治安账本”,消除安全隐患。还适时与城管、环卫等部门联合执法,进行专项治理,防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近几年来,杨继海所在的农丰社区警务室集中整治易滋事闹事的治安乱点46处,排查隐患189处,劝离制造噪音、养狗等人员110余人,治安乱点区域的发案率比2022年下降了34%。
  为更好地做好社区工作,杨继海积极推进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工作,推动警力投向社区、沉在群众身边。他还积极探索完善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机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居(村)委会干部、群防群治力量等积极参与社区平安创建,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安格局。他还借力现代科技,引入大数据、互联网思维,建立“民警+群众”微信群,搭建“线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做实线下现场调解、网上在线调解,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多渠道破解调处难题。
  杨继海用真诚的爱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换来了居民生活的无忧和舒心,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山东省公安厅“全省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三年攻坚2017年度成绩突出个人”、潍坊市公安局“优秀社区民警”称号,三次荣立潍坊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一次荣立高密市政府“个人三等功”、两次被高密市政府评为最美退役军人、四次评为高密市公安局优秀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