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文艺·纪事

04版:旅游·公告

返回 2024年06月18日

人间至味是麦香

今日高密      2024年06月18日     
  ◎倪福钢

  芒种至,农事忙,风吹麦浪香。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我随小儿子的书果星球研学团一起来到了阚家镇一处麦田,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活动,成方连片的麦田尽染金黄,沉甸甸的麦穗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微风吹过,金黄色的麦浪连绵起伏,一望无垠,一片丰收的景象,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老师们分发草帽、手套、毛巾、镰刀,一声哨响,开镰……家长和孩子们兴奋地拿起镰刀割起了麦子,割麦子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年轻时候干过,是一项体力加技巧的活,但对于85后90后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件新鲜事物,开割的时候兴奋地不得了,都想跃跃欲试,一显身手,不一会儿家长和孩子们便汗流浃背,直呼好累。从中体会到了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或许割麦子相对容易,但捆麦子却是一项技术活,很多家长和孩子们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当我捆完一捆齐整的麦子后,老师和家长们都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老师们让孩子们捡拾散落在地上的麦穗,将麦穗收集起来放在塑料布上打麦粒,孩子们起劲地用树枝抽打着、欢笑着,场地上洋溢着欢声笑语。我挑选了一穗尚发青的麦穗,搓出清新的麦粒让儿子品尝,儿子咀嚼后竖着大拇指说:“真香啊”!中午饭后,家长和孩子们亲手体验磨麦子、筛面粉、制做麦花、吃麦芽糖。当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把麦杆除叶、剪齐、包装,用红丝带系好,一束麦花作品便制作完成了,孩子们兴奋地手持沉甸甸的麦花争相请老师和家长拍照留念。特别是用两根竹签轻轻搅着吃麦芽糖时,那甜甜的、黏黏的感觉,让我回忆起儿时的味道。
  下午,我们研学团一行来到了望乡食品有限公司,这家曾经的乡镇小作坊,创建于1984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澎湃浪潮中萌芽、成长、崛起,回望四十载发展历程,望乡食品有限公司始终牢牢扎根乡土,围绕粮食产业不断求新求变。公司以小麦加工为基础,以面制品深加工产业链为主营业务,拥有小麦粉、挂面、熟面、冷冻食品四个产品群二百多种产品,成为集种植、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企业,是胶东半岛最大面粉厂、山东最大挂面厂,先后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好粮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孩子们参观了面粉和食品加工车间,了解了从麦子磨成面粉、加工成各种食品的全过程。在望乡展览馆,通过老师分享、孩子互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五谷”,认知了“麦”字从古至今的写法,认识了早期农耕时代的农具,如:犁、耙、耘篓、镰刀、锄头、石碾、磨盘等;用显微镜观察麦叶、麦芒、麦粒,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孩子们观看了望乡食品公司的宣传片,了解了望乡扎根乡村深情守望的发展历程,读懂了把一粒粒小麦化作一日三餐,成为人间至味的故事。
  农耕文化研学活动结束了,在夕阳的余晖照耀下,我们踏上了归程,坐在大巴车上,一粒麦子的故事还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仿佛又闻到了一股小麦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