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文艺·纪事

04版:美食·公益

返回 2024年07月09日

传承非遗文化 “画”出多彩暑假

我市非遗技艺融合时代元素焕发勃勃生机

今日高密      2024年07月09日     
  本报讯 (记者单颖颖 于钦水)近日,记者在位于姜庄镇孙家长村的树花扑灰年画艺术馆里看到,扑灰年画国家级传承人王树花正义务为村里的孩子们讲解扑灰年画知识。只见她用炭条画好底稿,对着白纸轻轻扑抹,线条印到白纸上,一张初稿就完成了。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扑灰、上色,亲手体验扑灰年画绘画过程。小学生孙依萱告诉记者:“每年暑假我都会到王老师这里来学扑灰年画,我很喜欢扑灰年画,我的暑假生活很有意义。”
  高密扑灰年画形成于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生于扑灰年画世家的王树花14岁就跟爷爷王锡山学画扑灰年画,形成了自己挥洒豪放、稚拙粗犷、古朴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并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艺40年来,她始终奔走在磨炼技艺和传承非遗技艺的路上。2016年,在政府的扶持下王树花用多年的积蓄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树花扑灰年画艺术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更好地宣传扑灰年画。王树花说:“扑灰年画最大的价值就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建起这个艺术馆,让游客亲身体验扑灰年画是怎么制作的,让他们了解、学习扑灰年画,近距离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不断深挖非遗蕴含的时代价值,启动非遗传承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等活动,探索非遗传承保护融入文明实践、旅游研学、工坊建设,让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了解优秀的非遗文化,培养和提升新生代传承人的传承力量。王树花说:“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我要承担起非遗传承传、帮、带、教的作用,我希望通开展多种多样的传承活动,激发大家对扑灰年画的兴趣和传承意识,让扑灰年画在推广传承中‘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和延续,在一批批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我市非遗技艺融合新的时代元素,枝繁叶茂、不断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