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高密非遗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采密”小蜂队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通讯员 付子轩 周子涵 李鸿瑜
今日高密
2024年08月06日
高密剪纸篇
在闹钟声中揉揉惺忪的睡眼,“寻密”小蜂队整顿旗鼓,开启了第一天的高密非遗之旅。
7月15日这天的第一站是拜访齐秀花老师。在师傅的驱车带领下,我们来到齐秀花老师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客厅四壁悬挂的剪纸和绘画作品,家中的方桌上摆放着各种图案草稿、雏形初显的剪纸作品。齐秀花老师亲切地向我们介绍着她的一幅幅作品,在简单交谈后,我们与老师一同乘车前往高密市艺博园——高密非遗的“大花园”。
齐秀花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游览艺博园展厅,在剪纸展厅,我们倾听着每一幅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感受着老一辈艺术家的传承与坚守、探索与创新。
齐老师的剪纸作品题材多样,从人物雕刻到风景花鸟,从传统团花到当代吉祥物,老师自豪地说道,有些剪纸作品已经走出国门,当作国礼送与外宾,收到世界人民的喜爱。老师还补充道:如今,剪纸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饰家具、挂历器具均能看到剪纸元素。
接着,小队成员就一些问题对齐秀花老师进行专题采访。交谈后,老师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红纸和剪刀,熟练地扭动着剪刀,现场为我们演示剪纸蝴蝶的蜕变。在现场,我们感受着剪纸和非遗文化的魅力,也在体悟着一代代传承人对非遗技艺坚守与创新的初心。
花饽饽面塑篇
中午休息过后,我们前往当天的下一站探秘“花饽饽”。
这一站我们拜访的非遗传承人是张东芹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小队参观了工作室陈列的展品,不由得惊叹感慨花馍馍和面塑的百变造型,并迫不及待地上手实操。在助教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手上这一团团红红的面团也绽放出鲜花的模样。
花馍馍和面塑作为高密当地的非遗产品,除自身制作工艺精美精细,其中更多地蕴含着高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对未来幸福的憧憬,美好且丰富的寓意也正是高密人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祝福老百姓家庭美满,阖家欢乐。
我们来夸夸
上午我们和齐秀花老师一起领略了高密剪纸的风采。齐秀花老师非常健谈,温和可亲,在去基地的途中与我们分享了很多有关她自己的故事,还鼓励我们要努力上进。从她的言语中我感受到民间艺人对人民生活切实的关注。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女性坚韧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同时以满怀热爱投入到剪纸事业中去,并将其发扬光大,希望给高密非遗技艺传承带来更多影响,推动经济发展。我们到了艺博园参观了许多齐秀花老师的作品,这些作品精巧生动,细腻流畅。在之后的采访中,齐秀花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她自身的、她与高密的、她与剪纸的以及她与世界的故事,一个上午的采访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让我感受到一位民间艺人浓浓的情怀与热爱。
下午我们到了花饽饽非遗工坊进行参观。老师们先带我们参观了一些生动有趣的作品,之后我们动手体验了制作玫瑰花面塑。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做成了一朵小小的玫瑰花,和我们交流时,老师谈到他们一件面塑作品可能会用一周的时间完成,让我感受到这门艺术的不易,但我也从中感受到了面塑的魅力与乐趣。
今天是充实而又收获满满的一天,我无比期待第二天的非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