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关 注

04版:经 济

返回 2024年10月18日

我市科技赋能好“丰”景

经实打验收测产,袁家强的500亩玉米亩产857.63公斤

今日高密      2024年10月18日     

  本报讯 (记者呼江林 谭浩)日前,我市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专家对阚家镇种粮大户袁家强的500亩玉米密植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实打验收测产。经过对玉米棒出籽率和水分的抽样测算,以及对多块大小为3亩的样本田玉米产量进行实际称重,最终专家组给出了857.63公斤的亩产数据。袁家强告诉记者:“今天测出这个数据来,我想都不敢想,非常高兴。”
  今年,我市开展大面积推广玉米密植促进单产提升行动,在全市创建了1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田,指导农户通过良种包衣、精量播种、大小行(hang)品字形增密种植和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措施来促进玉米单产提升。但当地在玉米播种期遭遇了严重的高温干旱,到‘喇叭口期’又旱涝急转,给单产提升带来严峻挑战。袁家强说:“下了几场大雨,这块儿玉米在水里连续泡了三四天。”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肥水流失和授粉不良,进而导致玉米结实不良。为了消减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农业部门派出多支农技服务队上门指导农户及时排涝,并集成运用水肥一体化滴管设施和无人机采取适时追肥、喷施叶面肥、辅助授粉等措施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科科长战金辉说:“今年这种情况下籽粒能封顶,说明我们采取的无人机辅助授粉技术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科技赋能让我市的玉米产量稳中有增。在醴泉街道蔡站社区,种粮大户徐召智正在对已经收获的玉米进行脱粒烘干储存。今年,他一共种植玉米1000多亩,增密种植和常规种植各占一半。通过测算,他的增密种植玉米亩产在1800斤以上,常规种植玉米的亩产也在1400斤左右。
  我市还提倡适期晚收,延长玉米灌浆时间,来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目前,全市100多万亩玉米机收已过8成,农机部门正全力做好机收减损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强国复兴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