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关 注

04版:健 康

返回 2024年11月01日

修复地下水漏斗区 有效调蓄雨洪资源

我市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今日高密      2024年11月01日     

  本报讯 (通讯员唐芳)我市利用亚行贷款地下水漏斗区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按照互联互通互济互补总体思路打造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一,旨在优化全市供水结构,进一步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水利局的积极谋划实施下,该项目自2014年6月至2023年12月,从谋划立项到竣工验收,历经十年建设圆满收官,这是我市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的生动实践。
  “目前整个工程运行正常,管理规范,效益发挥良好。”市亚行贷款地下水漏斗区治理工程建设局技术负责人宋利华介绍,“项目建成后有效缓解了我市水资源紧缺状况。一期工程日供水量最大可达到15万立方米以上,到目前,累计从峡山水库引水15673万立方米,95%保证率下年可新增供水量为3468万立方米。二期和三期工程通过对拒城河水库开挖土方,将兴利库容提高至416.5万立方米,年增加城市供水能力150万立方米,并且将拒城河水库与王吴水库串联,有效地承接王吴水库的汛期弃水,调蓄王吴水库雨洪水资源,实现丰蓄枯用,最大可能地将汛期来水留在高密。同时,择机通过水库泄水渠道对下游进行生态补水,极大地改善了下游的生态环境。”
  该工程完成总投资2.6亿元,通过实施峡山水库向城北水库供水改建工程和王吴、拒城河、城南水库三库串联供水工程,加大西部客水、南部雨洪水资源利用力度,减少东北部区域地下水开采量,缓解我市地下水漏斗区超采严重问题。工程于2016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完成工程建设,共分三期实施:一期为峡山水库向城北水库供水改建工程,铺设峡山水库向城北水库供水主管道及末端孚日水厂、北湖水厂的分支管道。主管道城北水库年引峡3344万立方米,分支管道孚日水厂日供水6万立方米,北湖水厂日供水3万立方米;二期为拒城河水库增容工程,沿拒城河水库征地红线以内10米边界线对库内进行扩挖,对水库围坝进行加固处理,改建溢洪道,新建拒城河水库出库泵站。兴利水位由38.25米提高至39.50米,兴利库容由306.0万立方米提高至416.5万立方米;三期为王吴水库与拒城河水库连通工程,铺设王吴水库放水洞至大辛庄段、大辛庄至道乡段输水管道,对西干渠(道乡至西锅框)段进行清淤,新建西锅框分水枢纽和大沟头村分水口,重建王吴至城南水库密水街道横一路至横二路管道。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消除原有供水工程隐患,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市引调水工程运营维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坤乾介绍,“将原峡山水库至城北水库明渠改为管道输水,不仅大幅提高了供水效率,而且消除了沿途污染威胁,明显改善了原水水质。同时,与引黄调水工程联合,对城北水库、孚日水厂和北湖水厂形成双水源供水。将王吴水库和拒城河水库、城南水库串联起来,不仅降低供水漏损,而且还有效调蓄利用王吴水库雨洪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丰蓄枯用。”
  据不完全统计,自项目实施以来共减少地下水开采9700万立方米,逐步涵养、修复了我市东北部王党水源地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区、高氟区及“三高”区,促进了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全市水生态持续改善,城乡饮水安全保障持续提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大省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