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好“丰”景 特色产业兴
全市苹果种植专业村发展到15个,年总收入近亿元
今日高密
2024年11月01日
本报讯 (记者王择钧 谭美芹)近日,记者在高密市辰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维纳斯黄金苹果种植基地看到,这边几十个工人在忙着采收,那边一群妇女正对苹果按等级分拣包装,一派丰收图景呈现眼前。
金秋好“丰”景,特色产业兴。“七年前,我们将300多亩荒滩地承包下种上了当时具有发展前景的维纳斯黄金苹果,七年后的今天,苹果进入了盛果期,亩产量达到了5000斤以上。更为可喜的是,由于维纳斯黄金苹果的优良品质和耐储存性,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八零’以上规格的苹果可以论个来卖。”合作社负责人张宝文告诉记者,由于管理到位,今年的果品品质和产量都好于去年,口感特别好,卖价也不错,一级果卖15块钱一个,二级果也卖到了8到10块钱一斤。
好品质打造好品牌,好品牌也需要好好宣传。柴沟镇北张家屯村目前苹果种植面积达100多亩,从夏季的鲁丽、香妃到秋季的富士,苹果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也成了村民增收的主渠道。苹果多了,如何让苹果卖个好价钱就成了村干部的一块“心病”。村党支部书记张承友带头进入果园搞起现场直播,利用新时代销售手段促进销售,很快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下单抢购。张承友告诉记者:“客户看了抖音、快手后纷纷订货,果农按照订单量采摘,之后通过快递发货。通过宣传,苹果远销北京、福建等地,根本不愁销。”
村干部带了头,果农们也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将苹果生长、管理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优良品质吸引了全国各地消费者前来订货。果农范夕山说:“我们把平常怎么管理、施的什么肥等发到网上,让大家了解苹果的种植过程,放心购买。”
我的家乡有特产,金秋苹果又丰收。我市河流众多,沿河村庄非常适合果树种植。我市充分发挥气候、水质、土壤等先天优势,利用林地、园地和“四旁五荒”地发展优质苹果种植业,农技人员充分利用现场会、微信群、培训班等方式,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助力果品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果茶科科长田芙蓉说:“近年来,我市通过推广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等技术,为苹果种植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元素,使传统种植产业实现了蝶变升级和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近万亩,其中苹果种植专业村发展到15个,年总收入近亿元,已成为富民兴村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