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综 合

04版:生活·公益

返回 2024年12月06日

担当为笔绘“新卷”

——记市卫健局派驻密水街道索家村“第一书记”马玉涛记者孙万前 蒋光宗

今日高密      2024年12月06日     
  本报讯 (通讯员王彦香)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热线办理工作,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工作理念,三举措“发力”提升满意度和解决率,把热线办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切实维护自然资源领域和谐稳定。
 该局紧盯“速度”,抓好工作落实。从诉求接收、转办、办结、反馈等各个环节,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办理,现场见面沟通、回访反馈。同时,将热线办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实行主要负责同志每周调度热线工作机制和建立“未诉先办”机制,对集中诉求、疑难事项亲自靠上调度,强化责任落实,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力度”,抓牢重点难点。针对自然资源领域政策咨询答疑类、求助类、监督投诉类工单强化数据分析,及时梳理热线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坚,注重共性问题举一反三,从源头上加强防范。对不动产、规划方面等热点难点问题,分门别类成立专班推动化解,谨防小事拖大,矛盾激化;对未解决事项建立工作台账,重点督办、销号管理,持续传导压力。另外,做到耐心“回复”,提升认可度。严格按照程序和政策要求开展答复。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给予最准确有效的答复。深知人民群众对问题的关切和焦虑,因此始终保持耐心,友善倾听诉求人的疑问和需求,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解释,确保诉求人能够充分理解并对解答满意,也提高了群众对自然资源领域热线办理工作的认可度。
市自然资源局三举措办好政务热线工作
  本报讯 (记者王择钧 谭美芹)近日,记者在柏城镇赵家村看到,该村村干部正走街串巷,将移风易俗明白纸发放到每家每户,并向村民详细讲解村规民约的具体规定,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
  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范文忠告诉记者:“村‘两委’在建设新时代文明乡村中,践行移风易俗新观念,引导群众树立崇尚节约理念,在结婚、生日、升学、乔迁等方面,提倡吃家常菜,每人标准不超过50元。弘扬厚养薄葬,不在街道、广场、居民区等公共场所吹鼓奏乐,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并纳入村规民约中。”
  为让社会新风入脑入心,柏城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和明白纸2万余份。利用微信群、大喇叭宣传、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营造新时代社会新风尚。同时还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婚事新办好家庭等一系列活动,以典型引路,起到树起一个标杆、带动一大片的良好效果。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形成人人争做好市民、个个争当文明标兵的新风尚。得益于镇村两级的宣传,以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已经深入人心。柏城镇文化站站长唐晓萍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柏城镇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站等阵地平台作用,举办移风易俗宣传活动200余场次,为乡村文明注入了活力,移风易俗各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大大弘扬了社会新风。
  在密水街道,有这样一位强村富民“领头雁”,市卫健局派驻索家村“第一书记”马玉涛。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青年干部的责任、担当,成为村民的贴心人、领路人。
  日前,在索家村村委办公室,一场集中议事暨“主题党日”会议正在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济济一堂纷纷为村里今后发展出谋划策。据悉,自去年11月驻村以来,马玉涛携手党员干部和村民,拼发展、抓增收,打造起了一个个民生好项目、大项目,切实让小村加快发展,实现强村富民。马玉涛介绍:“驻村以后,我争取市卫健局党组支持,积极联系山东省种业集团,邀请他们多次过来考察,达成了大田托管协议,共托管土地555亩,拓宽了村集体经济的增收途径。另外,我还积极对接市中医院与市结防所,请他们来为全村老年人进行体检。今年‘九九’老人节,动员村里的个体工商户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面条等慰问品。”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驻村一年多来,马玉涛为该村做的一件件民生好事、实事以及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在街头巷尾,每每提及这位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时,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村民管秀玲说:“马书记来了后,过年给我们拍合影,老人节给老人发福利,明显感觉到村里党员干部的干事精神头更足了,凝聚力也更强了。”
  身“住”基层,心“驻”小村。驻村以来,马玉涛始终把强村富民作为自己驻村的头等大事,倾力打造“‘索’事找我”为民服务品牌,招引种业集团发展起小麦育种种植产业,打造起小村“幸福食堂”,一系列驻村新举措加快了强村富民步伐,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马玉涛说:“我们将继续推进大田托管,争取建成胶东半岛良种繁育中心,助力产业振兴。同时,建设‘幸福食堂’,弘扬尊老爱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还计划开通抖音账号,以‘95后驻村第一书记’的视角拍摄村内工作开展、‘幸福食堂’运做、协调矛盾纠纷化解等内容,后期配合直播带货,为索家村乃至全市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民生。在接下来的驻村时间里,马玉涛有了小村发展新打算,要把“‘索’事找我”为民服务品牌作为第一书记“红领书记”项目,做活“大田托管+合作社”助力集体、村民增收文章,发展村庄“边角经济”,扮靓小村,助农增收。年轻的“第一书记”马玉涛正立足基层,为索家村谋划美好新未来。
柏城镇移风易俗文明新花遍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