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统一与游戏规则的制定
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恭运
今日高密
2025年03月20日

大家好!
非常感谢会议组织方的邀请。今天,我的任务就是分享一下我们公司30年来的一些经营感悟。
我们是一家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多,取得了5项隐形冠军。这些年来,我们一个比较大的感悟是——什么是企业管理?
关于企业管理的这种学问、论述是非常繁杂而又非常多的。我们简单地把它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价值观的统一,第二个是游戏规则的制定。
所谓价值观统一,就是大家在干事的时候,对经常发生的一些事情有共同的认知。如果一个家庭,有的人对这个事情喜欢,有的人讨厌,肯定会有矛盾。对一个企业,一个团队而言,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在工厂里经常会碰到:我们怎么对待客户,怎么对待供应商,怎么对待利润、创新,还有质量等等。很多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的价值观不一致,就会引来一些冲突和矛盾。所以一个管理者一定要在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个是游戏规则的制定。就是把我们的价值观变成规则。我们欣赏的事情,就鼓励奖赏;我们讨厌的事情,就进行处罚。最典型的体现在我们的工资制度、表彰,比如哪些人优秀,是标兵、劳模;还有哪些人能晋升,这些游戏规则都应该体现我们的价值观。
我在公司里边,经常跟大家讲一个观念,就是我们要向体育比赛学习,最典型的比如说篮球。打篮球很辛苦、有约束,可能失败,还可能受到伤害,还不赚钱。为什么这么辛苦的事情,大家还愿意打篮球?打篮球到底图个啥?
我开玩笑说,如果篮球场周围有棵树,树上有个鸟,鸟看这些人在干什么。这些人是为了把球投到一个篮筐里去,鸟儿可能会想:如果把篮筐搞得大一点、矮一点,不就好了吗?如果周围还坐了一条狗的话,狗看这么多人抢一个篮球,可能会想:球太少了,每人一个篮球不就行了吗?
大家想,如果篮球筐再大一点、矮一点,每人一个球的话,大家还喜欢玩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有这么多约束,反而喜欢玩?主要是篮球的游戏规则符合人性,让人性获得释放,得到满足,并且乐此不疲。
哪一些特点满足了人性?最典型的就是它的游戏规则。人是群体动物,他想找团队,有了团队才有安全感。通过团队的配合,投进去一个漂亮球的时候,能得到团队的认可和掌声,甚至得到观众的掌声;如果投的那个球特别漂亮,连竞争对手都感到羡慕不已,能给人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另外,篮球的裁判是公开的、公平的、公正的、及时的,一旦得了分就立马加分,1分、2分或3分。篮球的规则也不是很麻烦,我们都知道如果篮球投得远一点,是不是有4分5分,还是5分半?没有!如果那样的话,就太麻烦了,不好玩了。
总而言之,篮球的游戏规则设计得非常妙,尽管大家面临着失败的风险,被处罚的风险,或者受伤的风险,大家都还乐意玩。而我们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创造价值、创造财富,还有工资、有奖金,还能为客户解决问题,为什么大家在工作当中经常感到疲劳,或者无聊?
原因就是我们的游戏规则违背了人性,可能不公平、不公开、不及时、不好玩。大家想想,打篮球如果投进去一个三分球,打完球了再总结一下,来点掌声,就没意思了。但是我们在工作当中可能经常这样,到了年底了才总结一下,给谁点掌声,平时没有。
总而言之,我们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经常向体育、游戏比赛学习,从中找到一些智慧。
再一个,我们认为“做企业就是做平台”,是给全体员工做的平台。很多人说,做企业是为股东考虑的,还有的说是为客户考虑的,还有说是为某一个行业、某一个技术进步而办企业的。但是对大多数员工来说,他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是技术进步吗?还是客户?大部分是关心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办企业首先要考虑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所以,我们公司的宗旨就是“努力把豪迈建设成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
企业与员工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社会上,大家都认为是一种合同关系,或者是契约关系,甚至有的说的比较难听一点,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我们崇尚合伙合作的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双方是平等的、自愿的、诚信的、彼此之间是有价值的,我们就规定了4个前提条件。
在合伙合作过程当中,我们选拔优秀的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打造三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就是有利润共同分享,有风险共同分担;事业共同体就是我们干的事情成功了,不光是老板或者总工程师、项目经理感到很自豪,应该让我们的全体员工都有成就感,有自豪感,如果失败了大家都有挫败感;精神共同体就是有共同价值观,这样才是一个团队,否则就是乌合之众。如此以来,才是三个共同体不断打造的过程,这个团队就更有力量,更有活力。
再一个,我们提倡“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我们当时在一个乡镇企业的破产倒闭的车间,只有30多名员工,高中生就是我们的知识分子。为了降低创新的门槛,我们就提出了“改善即是创新”,鼓励人人都可以创新。不光是技术方面的,成本、管理、美观、安全方面的,只要有所改善就算是创新;不管你是从书上学来的,还是自己想出来的,只要是我们公司没有的,都算创新。
“改善即是创新”的观点先后被各级政府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公司的员工也都积极参与,形成了习惯,现在一年能有45万条创新改善提案,创造的价值能有8亿多元,创新改善已经成为了豪迈的习惯。
其实很多人觉得很奇怪,豪迈公司涉及的范围这么多,并且还把那么多领域都打造成了行业冠军,靠啥?我们又是在县城里边,人才密度是不高的。我们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创新改善的智慧。其实能够把员工的智慧给激发出来,就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宝藏,是一个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或者非常划算的投资、经营。创新改善的好处很多,能让员工找到成就感,找到工作的快乐,找到自信。
“员工的热情就是公司最好的风水”,大家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抱怨或者互相埋怨,而是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它、克服它。在这种氛围下,大家的工作可能就是快乐的,并且对问题的解决也是有效的。时间长了,我们认为就会出现量变质变。所以,我们公司干很多东西,从一开始的入门到后来的不断迭代,而且我们的迭代速度是非常快的,能很快成为行业的领跑者,我们的盈利能力也比较高。
在改善即是创新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一些理念,“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新失败的代价可分段设控,创新成功的收益却难以估算”。在我们公司,谁创新失败了,是绝对禁止任何人对他讽刺和挖苦的。一旦有人说:你这个水平还想搞创新?这个东西原来就是咱们领导设计的,你想再改一改,你这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吗?这样的话绝对有杀伤力。在我们公司,任何人不准对创新失败的人冷嘲热讽,谁如果是这样,会严惩不贷。
但是创新确实是有风险,容易失败。我们也不是有个想法就随便创新,要把创新的风险分段控制,先把最核心的创新点进行试验,如果成功了再放大,这样的话能控制失败的风险。
如果说失败了,即便是花了几万元钱,我们从中吸取了一些经验,还是有点价值的;一旦创新成功了,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比如打1个孔,省了1元钱,轮胎模具上有几千个孔,长年累月那得省多少钱?是非常可观的数字。研究打这个孔,假设花了10万元钱,失败了,可能我还有5万元钱的经验教训;成功了,我只是花了10万元钱的研发费用,是这么一个理念。
我们号召员工的工作理念,是“工作着、学习着、进步着、创造着、收获着、快乐着”。让大家有收获感,不光是物质的收获,还有精神的收获。人活着都是为了快乐,其实旅游、打牌、体育比赛也都是为了快乐,所以我们工作当中一定要大家快乐。如果一个管理者能让员工在有收入的同时得到快乐,我们认为这个管理者就是善良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近日,由《企业管理》杂志社、《企业家》杂志社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企业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支持的“2025企业管理年会暨北大国发院商学共创日”在北京大学承泽园校区成功举行。会议以“新质赋能 创新发展”为主题,企业家、行业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超3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企业管理的前沿话题与未来发展趋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期间,两届“年度企业家”代表及部分专家学者登台演讲,还举办了两场圆桌论坛。以下为2024年度企业家代表、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恭运的主题演讲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