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集资陷阱 守护个人财产安全
今日高密
2025年03月20日
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四大常见手段
1、“画饼”
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以“新技术”“新政策”“区块链”“虚拟货币”等为幌子,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让集资参与人产生“不容错过”“机不可失”的错觉,尽可能吸引参与人的眼球。
2、“造势”
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集体旅游、考察,赠送米、面、油、话费等小礼品,大量展示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公布一些政府官员视察影视资料,公司领导与政府官员、明星合影等。
3、“吸金”
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使其相信把钱放在他那儿不仅有可观的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里还安全,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会动员亲友参加,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4、“跑路”
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或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或者因为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防范非法集资的
“四看三思等一夜”辨别法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金融业务许可;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资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公司、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高额盈利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能够承受本金全额亏损的后果。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防止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的意见,过一夜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警方提示
1.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还本“许诺”、高息“理财”,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
2.不被小礼品打动,不接收“先返息”之类的诱饵,记住天上掉馅饼,地上有陷阱;
3.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不与银行、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不接收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欠条,不把钱打给个人和没有金融业务许可的公司;
4.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关注政府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威海经区警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