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怎么办
今日高密
2025年03月20日
史 鑫
春天来临,每日温差大,因此发热的患儿又多了起来,虽然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处理不当也可能加重病情、延误治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儿童发热的几个问题。
发热在医学上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儿科因发热来就诊的患儿中,感染性发热占比最大,但非感染性发热病因多样,治疗过程却较复杂。虽然小儿发热是常见症状,但仍有部分家长对小儿发热时的护理存在误区,下面我们来聊一聊居家护理中几种常见的错误:
1.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
正确的做法:识别宝宝处于发热的什么阶段,发冷阶段保暖,发热阶段散热,千万不能捂汗降温。
2.不正确使用退热药物,具体为过量或过早的应用退热药。
正确的做法:如果患儿饮食及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先给予物理降温,若物理降温后体温下降不明显或体温继续升高时可以考虑应用退热药物,首选口服药。
3.盲目使用消炎药物。
正确的做法:小儿发热时,最好是上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根据病情对症下药。
4.有事没事打点滴。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温开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如果出现体温持续不退,精神萎靡不振,饮食欠佳或脱水等情况时,依病情需要才可以输液。
接下来再聊一聊宝宝发热时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物理降温怎么做?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外用退热贴和温水擦浴,给患儿及时松解衣被,房间适当通风,以上措施均可以加速机体散热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并口服补液盐或稀释后的果汁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
退热药的用法是什么?
儿童能用的口服退热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大于3月龄小于6月龄患儿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患儿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均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退热药物每24小时内使用不可超过4次,也就是可间隔4-6个小时重复使用,不推荐这2种药物联合应用。
发热后越早来医院对病情缓解越快吗?
建议发热早期可以先在家观察患儿状态,对症退热处理,若24小时后仍发热,可以就医查血常规协助诊断。查血常规的目的是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若明确存在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否则不应滥用抗生素。
孩子抽搐了怎么办?
就地抢救,平卧(放床上或地板上),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若颈部僵硬,可将身体整体侧向一边,切勿强行将头偏一侧。计时:建议用手机计时,也可拍下视频。大多抽搐1-2分钟能自行缓解,最多不超过5分钟,可缓解后再送医院。若超过5分钟还不能缓解,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注意切勿掐人中。
哪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1.3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烧。
2.退热后精神状态不佳或体温持续不降者。
3.伴随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4.出现惊厥者。
5.自己十分担心,就想带娃去医院,不去不安心的。
(潍坊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