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文艺 纪事

04版:生 活

返回 2025年05月15日

甜蜜的馈赠

今日高密      2025年05月15日     
   焦绪杰

  2025年的早春,当国家卫健委正式将甜叶菊多酚列入普通食品、食品原料名录时,高密瑞普生物科技的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窗外的甜叶菊苗圃还覆着薄霜,但每个人心里都涌动着暖流——我们十年磨一剑的坚持,终于等来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记得2019年11月在印度新德里全球甜菊糖峰会现场,当投影仪打出“全球首家实现工业化量产”的字样时,会场响起此起彼伏的快门声。我带来的青花瓷样品罐在镁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里面盛放的不仅是琥珀色的粉末,更是一个民族对健康生活的执着追求。一位来自巴西的客商捧着样品罐感叹:“这简直是东方智慧的神奇结晶。”
  看着他虔诚的神情,我忽然想起《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古人制糖工艺——从贾思勰笔下的饴糖到今天的甜叶菊多酚,中国人对甜味的探索,始终贯穿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健康的守护。拙作一首,贺甜叶菊多酚获批:
  十年磨剑破霜天,
  甜菊芳华二月妍。
  莫道甘饴皆有害,
  东方自有养生篇。
  如今,我们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印着“高密市瑞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甜叶菊多酚即将走向市场,我仿佛看见它们将化作爷爷奶奶餐盘里的点心、写字楼咖啡杯中的方糖、医院病床前的营养剂......
  这或许就是科技最美的模样:既守着传统的匠心,又带着创新的锋芒,温柔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相关链接
甜叶菊多酚
自然馈赠的“甜蜜守护者”
——从印度糖尿病困境到中国健康新选择

  2019年冬,我在印度新德里全球甜菊糖峰会上遇到一位印度女教授。她展示的数据令我震撼:全球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在印度,超重问题正席卷这个古老国度。
  彼时,我带着甜叶菊多酚的研究成果站在演讲台,内心更加坚定——自然植物中蕴藏着改变人类健康的力量。如今,随着中国将甜叶菊多酚纳入普通食品监管,这份“甜蜜的礼物”终于能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甜叶菊的“双重天赋”:不止于代糖
  许多人知道甜叶菊是天然零卡甜味剂,却忽略了它更珍贵的部分——多酚类物质。作为甜叶菊提取过程中的“伴生宝藏”,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6倍。我们在高密研发中心的多组实验表明,甜叶菊多酚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其独特的绿原酸成分,像微型“抗氧化卫士”般保护细胞。
  科学验证的三大健康价值
  1.血糖平衡的“调节师”
  甜叶菊多酚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注:该酶参与碳水化合物分解),延缓糖分吸收。
  2023年《Food & Function》期刊研究显示,其与甜菊糖苷协同作用时,餐后血糖波动可降低34%,这解释了为何印度学者特别关注它在糖尿病预防中的应用。
  2.代谢健康的“隐形推手”
  超重问题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我们与复旦大学联合研究发现,甜叶菊多酚能下调脂肪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表达,这种机制或有助于改善代谢综合征——这正是当年那位印度教授提到的“成人超重危机”的潜在解决方案之一。
  3.肠道菌群的“盟友”
  动物实验表明,甜叶菊多酚可促进双歧杆菌增殖,优化肠道菌群结构。中国卫健委将其归为普通食品,正是基于其安全性及“食品载体”特性——每日通过茶饮、酸奶等摄入100-200mg,即可发挥益生元样作用。
  理性看待:“自然”不等于“万能”
  作为研发、生产者,我必须强调:甜叶菊多酚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非药物替代品。中国卫健委将其划归食品监管,意味着它适合日常预防性补充。建议选择有纯度检测报告(≥40%多酚含量)的产品,避免与强效抗氧化剂大量同服。
  从印度学者的忧心忡忡,到中国政策的科学开放,甜叶菊多酚的合法化标志着我们对天然活性成分的认知升级。
  在这个“糖与代谢病”博弈的时代,或许自然的智慧早已为我们备好答案——关键在于如何理性地将它转化为日常健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