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文艺·纪事

04版:关 注

返回 2025年06月05日

文明家庭,浸润和谐新风——

十年坚守育桃李

今日高密      2025年06月05日     
  编者按: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近年来,全国各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涌现出一批以德治家、以学兴家、以爱暖家的文明家庭典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力。5月21日,《光明日报》、中国文明网报道《文明家庭,浸润和谐新风》聚焦我市“全国文明家庭”单美华、李济远家庭,讲述他们十年坚守育桃李,创办公益书院,用书香点亮孩子们未来的家国故事。
  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冯家庄村,一座由婚房改造而成的“宝德书院”成为村里孩子们的“知识港湾”。这座书院的创办者单美华、李济远夫妇,是扎根乡村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十多年前,他们目睹村里许多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疏于管教,于是毅然决定效仿祖辈德行,创办公益书院,用书香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万事开头难。没有场地,夫妻俩便将自家婚房腾出;资金匮乏,他们便掏出3万元积蓄,购置图书、修缮房屋。“宝德书院”取“人间至宝是有德”之意,既传承祖上“宝德斋”私塾的家风,也寄托着他们对乡村教育的深情。
  书院成立后,单美华、李济远夫妇全家总动员:儿子教孩子们硬笔书法,年迈的父母负责后勤,98岁的奶奶也时常坐在院中,用慈祥的目光守护着孩子们读书的身影。夫妇二人自掏腰包为书院添置空调、多媒体设备,将简陋的农家院打造成设施齐全的“百姓学堂”。白天教书,晚上辅导,十年来,他们自筹2万余册图书,为500多名学生办理了借书证。“现在孩子们放学后,都会主动来书院学习!”村民欣慰地说。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书院累计惠及2000余名儿童,阅读蔚然成风。面对“全国文明家庭”“齐鲁最美家庭”等荣誉,单美华夫妇淡然一笑:“我们只想守住初心,让更多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摘自《光明日报》记者董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