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抽穗的乡愁
今日高密
2025年06月05日
◎焦绪杰
暮春的细雨轻叩着愚园路的梧桐,我坐在法租界老洋房的露台上,看新酿的“凤粱红”在玻璃杯中荡漾——这琥珀色的液体里,沉浮着整个高密的春天。
回眸“龙潭夜雨”,此刻齐鲁大地的龙潭该是烟波澹荡。
上海四月的雨丝,穿过百年悬铃木的嫩叶,与千里之外潭边的雨脚竟踏着相同的韵律。
酿酒师说,春水酿的酒最是清冽,能照见游子眼底的云翳。
龙吟“东浦荷香”的时节,苏州河畔的樱花已零落成雪。但杯中升起的气息里,分明还萦绕着高密荷塘的新叶清香。酒香是最固执的候鸟,总在谷雨时节准时飞回游子的窗前。
“凤粱红”因感恩而生。昨日路过静安公园,看见满地海棠将谢未谢,突然懂得这酒里沉着的,何尝不是土地对岁月的感激?那些正在抽穗的高粱,此刻正在故乡的春风里练习着鞠躬。
乡情乡恋,在衡山路的梧桐絮里愈发绵长。外卖骑手送来再精致的淮扬菜,也缺了柴火灶的烟火气。幸而这坛新酒,让我能就着武康大楼的剪影,啜饮故乡刚解冻的溪水。
匠心慧聚处,连新天地的咖啡香都自觉绕行。隔壁弄堂传来的钢琴练习曲,与记忆里酒坊的捣曲声竟谱成了复调。区块链与酒曲菌丝,原来都在编织时间的密码。
守正创新的智慧,在张园的石库门里得到印证。百年老宅改造的玻璃幕墙,与酒坊保留的陶瓮同样讲述着传承的故事。只是前者凝固历史,后者让历史继续呼吸。
臻于至善的追求,复兴艺术中心的曲面墙体最是懂得。但那些混凝土的流动,终究不及酒液在坛中十年的自我修炼。当暮色染红外滩天际线时,我听见了与开坛仪式同样的心跳。
酿好喝不贵的纯粮食美酒,在人均GDP过三万的魔都更显珍贵。当一杯手冲咖啡标价九十八元时,这坛坐着高铁而来的春酿,成了最温润的乡愁解药。
反哺的承诺,化作快递箱里的春讯。从胶东半岛到长江入海口,每坛酒都带着一包故乡的桃红柳绿。拆封时总要先把落花撒在阳台,让春风误会这里也有一株高密的高粱。
生我的土地,正在春酒里重新孕育我。物业送来过滤的纯净水,却不知我总要在醒酒器里兑入十分之一的龙潭水——就像胎儿离不开脐带的供养。
养我的红高粱,在黄浦江的春汛里拔节。陆家嘴的玻璃幕墙倒映着流云,多像竖起来的高粱地啊。只是没有布谷鸟提醒“割麦插禾”,只有股市开盘的电子铃音。
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高密,把它的春信封装在酒分子里。当我在震旦博物馆看见龙山文化的黑陶鬶时,突然明白: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在青铜时代,就为漂泊的后人酿好了安魂的醍醐。
酒尽时,苏州河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这个永远年轻的城市,此刻也染上了微醺的温柔,恍惚看见一只青凤从杯中振翅,它尾羽掠过的轨迹,都是正在抽穗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