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读 书

04版:观 察

返回 2025年06月12日

芒种时节又高考

今日高密      2025年06月12日     
  崔志亮

  芒种刚过,布谷声在晨风里悠扬流转,田野中麦子熟透的醇厚气息弥漫开来。然而城市里,另一股气息却更为浓烈地蒸腾——那是“金榜题名”“旗开得胜”的殷切热望,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开始了。
  考生们或步履从容或略显凝重,而真正的战场却似乎转移到场外——焦虑的家长早已在小区群中发出恳求:“家有考生,恳请芳邻晚休勿扰!”婚庆礼炮的时辰也被郑重提醒。这焦虑甚至曾滑向荒诞边缘:为求一夜安宁,竟有毒死满塘蛙鸣的极端行径。家长之心,在关切与失控间摇摆,令人叹息。
  考场外,早已织就一幅无声而斑斓的送考图卷。母亲们身着锦缎旗袍,祈求“旗开得胜”的吉兆;教师们一色鲜红T恤,“高考必胜”的字样在阳光下灼灼生辉;交警在路口筑起警戒之墙;出租车排成“爱心长龙”蓄势待发。这一切汇聚成一股洪流,无声地托举着学子们奔赴属于他们的试炼之地。
  时代车轮轰然向前,高考虽重,已非一考定终身的独木桥。小区里的尹老爷子看得通透,他八十余载人生智慧如明镜:“考上哈佛是给美国培养的,考上‘985’或‘211’,是给国家培养的,考上本地学院,才是为自己培养的。”他的大女儿早年考入本地学院,如今与他同住一个小区,照料起居,其乐融融——那每日笑纹里,是“为自己培养”的朴素幸福在熠熠闪光。
  不远处工业局退休的局长,谈及德国读博的儿子,自豪与忧虑在皱纹里交织:留下还是归来?这选择是全球化时代无数精英家庭共有的迷茫。年轻一代向往远方灯火璀璨的大城,可高昂的房价如沉重幕布,隔绝了喘息的空间;高速运转的节奏碾碎了交流的时光,疏离渐生。当“不婚族”群体在大城市悄然突破百万之众,上一代人眼中顺理成章的人生路径,在他们脚下已裂开观念的鸿沟。
  曾经,“大学生”三字自带光环。而今,毕业季常与“失业潮”相连。无数怀抱理想的青年转身汇入“外卖洪流”——车轮之上,承载着未竟的梦。更有博士学位的寒光,竟在公寓管理员的名牌上折射出无奈。教育投入与产出的落差,如一根无形之刺,扎在时代前行的脚跟上。
  然而,历史从不因困境而停转。社会在进步的车辙里持续向前。当网络智能的浪潮重塑产业版图,新的职业星图随之铺展:代码编织未来,数据耕耘沃土,虚拟世界呼唤着拓荒者——这为无数青年开辟了高考之外,同样辽阔的“数字旷野”。
  高考,终究是千万青年人生中一场盛大序曲。社会的未来,正系于这年复一年奔赴考场的青春力量,系于他们日后在各自领域内的深耕与突破。无论其舞台是故乡的阡陌还是异国的实验室,无论其成就是聚光灯下的瞩目还是平凡岗位的坚守,当青年以智慧与汗水浇灌新绿,时代便拥有了生生不息的森林。
  芒种时节,麦香与墨香在六月的风里奇妙交融。在这寓意收获与耕耘的日子,让我们将最深挚的祝福献给考场内的每一颗年轻心灵:
  愿你们落笔生花,不负星夜兼程的寒窗灯火;更愿你们无论走向何方,终能在时代的沃土上,以各自的方式,育出饱满而独特的生命之穗——人生真正的金榜,原是在这无垠旷野上,亲手耕耘出的那一片沉甸甸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