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 合

03版:文艺·纪事

04版:生 活

返回 2025年06月19日

政策支持 产业聚集 技术保障

我市林果产业产值超5亿元

今日高密      2025年06月19日     
  本报讯 (记者王择钧 谭美芹)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支持、产业聚集、技术保障等措施,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年实现林果业总产值5亿元以上,实现了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目标。
  高密市春晟园的茶叶种植填补了我市茶产业的空白。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园,柴沟镇董家庄村的村民董锡波大胆尝试,独辟蹊径大力发展起茶产业,取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董锡波介绍,现在茶园已经发展到近40亩,分为凉地茶和大棚茶两种种植模式,每年的产量大约在4000斤左右,由于土质好,种出的茶叶品质也好,高档茶每斤能卖到1000多元钱,低档茶也卖到100多元钱,全年总收入大约在30多万元。
  同样,在樱桃种植过程中,科学的管理和打好时间差、地域差同样能取得不菲的经济效益。在大棚樱桃收获结束以后,柴沟镇朱翰村杨宝芹种植的70多亩凉地樱桃也陆续上市,金顶红、黄蜜、先锋等品种,填补了大棚樱桃的市场销售空白,每斤价格达到15—30元之间。
  今年以来,我市立足本地特色优势资源,以产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瞄准“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共同发力,创新“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打造“高密好品”农品品牌等方式,切实做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文章,不断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截至目前,柴沟镇已经累计培育特色产业16个,带动周边35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增收3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碗”。
  林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更离不开科学化管理。为提升林果品质和产量,我市积极构建市、镇、村、户多级科学指导体系,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发放明白纸、微信群指导等形式,大力推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努力推广了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增施有机肥和推行绿色防控等新技术,为果品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市果树面积已达到2万多亩,年产各种水果4.5万吨,年产值约5亿元,高附加值的品种不断增多,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