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梅月两相知
——“情系桑梓·艺道传薪”唐建教授师生高密画展撷英
今日高密
2025年07月24日
高密,密水东流之域,文脉绵亘,圣贤辈出。春秋有智圣晏婴,东汉有经学宗师郑玄,今日诺奖得主莫言;更兼扑灰年画、泥塑、剪纸并称“民间三宝”,跻身国家级非遗名录。此地人文荟萃,诗书礼乐传家,笔墨耕读继世,代代相承,历久弥新。
今日高密,乘改革开放东风,经济勃兴,文化繁荣,兴文重教之传统绵延不绝。值建党一百零四周年之际,“情系桑梓·艺道传薪”画展荣归故土,赖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百余师生新作荟萃于此:或溯传统笔墨之美韵,或抒时代精神之新声,皆循“守正创新”“和而不同”之旨归。
吾本密州布衣之后,生于诸城,饮潍水而长。自幼痴迷书画,负笈泉城,业显京华。今恰逢从教四十载,特携众弟子及画展归乡,如饥者得甘食,似游子投母怀。数年来,吾辈踏遍边疆,观山河岁月,察人间烟火,扎根生活,心系人民,寄妙理于笔墨,融真情于诗笺,向阳而生,向善而行,吾有诗曰:“此心梅月两相知”。人或言书画乃寂寞之道,非志坚寡欲者不能坚守。古训有“大道至简”“大象无形”,岂非吾辈所求乎?
此展乃师生创作实践小结,实为报故土滋养之恩,倾诉游子对乡邦拳拳眷恋之情愫也。
文/唐建
▲唐建,文艺学博士,1965年生,祖籍高密,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花鸟画创作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兼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山东大学教授、中国书画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美术学院终身教授,韩国牧园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等。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演出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系主任、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多年在高校及画院从事教学和创作工作,于花鸟、山水、人物、书法、篆刻等均有涉猎,在美术史论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擅长写意花鸟画,尤擅画梅。在绘画上遵循宋元以来传统文人画的路径,秉承以德修身、以文养艺、以艺弘文的学术理想,追求酣畅淋漓、奔放洒脱、空灵简约、苍劲古拙、质朴情趣的写意精神。曾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举办三十余次个人画展。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撰写的三十余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新华文摘》《文艺研究》《中国社科文摘》《社会科学战线》《文史哲》《福建论坛》《山东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东岳论丛》《美术观察》《中国政法大学学报》《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美国)《宇宙》(马来西亚)。他创作的书画作品,多次刊登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大公报》《人民画报》《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等报纸杂志上。已出版学术著作三部,书画集十余部,主编书画集多部。
秋雨午前过野塘
沂山秋色
春风汉唐千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