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赠予我的
今日高密
作者:岳桂荣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11日 来源:今日高密
岳桂荣
一
刚参加工作那年,单位为我找到一处单身宿舍,是一栋三层老宅,夹在南北两栋五层新楼之间,像一条瘦瘦长长的分界线。
周末回家,母亲帮我把铺盖和部分生活用品分别绑在金鹿自行车的后座和前梁上。矮小的我坐在车座上,如同夹在两座陡峭的高山之间。路上新铺的又大又硬的石子,总想把我从车座上颠下来,却又不得不屈服于我的不服气。忐忑不安洒落一路。好不容易骑到宿舍,铺开褥子,叠好被子,放好枕头,工作后的第一个家就在融融的秋色中落户了。
很快,凛冽的北风毫不留情地驱走多彩秋色,唤来冰封雪地。一向倒头就睡的我失眠了。第一天,我觉得是受未完成的工作影响。第二天,依然是辗转反侧难入眠。第三天晚上,我终于找到了失眠原因。是冷偷走了我的睡眠。北风穿过窗缝挤进被窝,与我争夺少之又少的暖,让手脚更加冰凉。那一颗颗随时准备掀翻车子的石子,蹲在暗夜一角,幸灾乐祸地看着我。它们的嘲讽浇灭我回家带被子的念头。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同事刘会芳大姨抱着一床厚厚的花毛毯走过来,她对我说:“天冷了,在被子上加床毛毯更暖和。”短短的一句话,带着浓浓的栖霞口音和热热的气息,瞬间在我心中绽放成美丽的花朵,温暖寒冷的夜。
二
从收到入学通知书那天,她的笑脸就像美丽的云朵总是出其不意地飘到我面前。
去学校报到的日子就在彼此热切的期盼中到来。清晨,母亲和我匆匆起床,大小不一的行李包整齐地排在当门,随时准备与我共赴远方。母亲把它们捆到自行车上,推着车子与我向公共汽车站走去。
暮秋的晨凉风习习,路上行人极少。田野里的秋玉米已经陆续扎堆躺进谷场晒太阳,几近枯黄的玉米秸仍倔强地站在地上,随秋风发出簌簌的响声,如同我激动不已的心跳。
忽然,我发现前面路口站着一个人。她不停地向我们的方向张望。风一次次把她的长发吹起,几乎遮住了整张脸,但她依然笔直地站着,如同路边挺拔的白杨树,一动不动。她的一只手提着一个网兜,一只手不时放到额头,仿佛这样可以更快地引来等待的人。走近了,是同学洪芬。见到我,她放下抬起的手,满脸笑容迎着我。我问:“你怎么来了?”“我来给你送苹果。”边说边把网兜递给我。一个个挤红了脸的苹果带着缕缕清香不由分说向我扑来,惹出我的口水。我望着她,她望着我,初升的太阳,柔和地看着我们,风也趁机参与到默契神会中,只有“我来给你送苹果”的声音如田野中一朵朵花在心间绽放。
三
“我想你了。”隔着屏幕的一句话,湿润我的脸庞,勾着我的心儿跑向远方。缠缠绕绕的思念有时如一张密密的网,扯不断,理还乱。有时又如一株站立的竹,静默着,只任泪双流。每一份思念,仿佛是千足虫的一只只脚,悠悠探向暗夜深处。每一根细若游丝的网都有着足足的劲儿,从人的心底不断腾升到高空。那挂在星空弯弯一枚月,柔柔地把思念凝结在嫦娥宫,再托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细细诉说绵绵的思念,直至拂晓到来。
四
蔡崇达的著作《命运》中的一句话让我陷入沉思:这世界最容易的活法,就是为别人而活。
以前的我却以为,为别人活是最不可取的活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根深蒂固的一种集体潜意识。但细细想来,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他与社会的关系会相对简单,得到的社会支持也会更加有限。相反,如果一个人总为别人活,那生活会变得更加简单,变成只为别人活一件事。他只需把爱盛在一碗碗热汤里,只需让爱的目光乘上日月飞到惦念的人身边,只需守一盏青灯静候外出的人儿归来,只需让不停流转的四季流淌温暖与感动。为别人活着,首先想到的都是他人的难,他人的好。遇事时,就会把这些难与好像饺子馅一样拌好,再把自己深沉的爱包进去,一个个热气腾升的饺子就会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朵绽放开来,温柔地唤醒沉睡的味蕾和心灵,为美好的生命增加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