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踏青去
今日高密
作者:单立文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06日 来源:今日高密
单立文
早春二月,大地回暖,春暖花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荫荫、碧浓浓,正是踏青好时节。南宋诗人释志南有《绝句》诗为证:“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漫步田野小路,踏着暄软的土地,目光所及皆是风景。蜜蜂飞在花丛中,人群置身花海里,明艳艳的鹅黄搭配着生机勃勃的翠色,沉闷了一个冬天的心情豁然开朗。
春光明媚,十里春风,岸芷芳菲,芊蕙葳蕤。油然而生诗情画意,于是吟诵起宋代苏轼的《减字木兰花》: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沉醉在“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里,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披着云锦,在一望无尽的春意里,驰骋……
冰雪消融,冬的寒意虽未全消,柳树却早已抽出一条条嫩绿的枝条,吐出一簇簇鲜黄的新芽。瞧吧,那长长、软软的枝条在平静的河湾水面上款款摇摆,动作轻快、柔顺温婉。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仿佛一夜间圣手就裁剪出了大地的新装,山变绿,水清澈。
如月(二月的雅称)为山乡村野,带来了盎然的春讯。绵绵细雨,为二月描绘出了一年美轮美奂的丰收景图。
周末,天气甚好。提早约朋友,邀同事,驾车,走路,成群结对,去攀山或是涉水,喜气洋洋,争与春天同框。
而我却独爱美丽而风情的乡村田园。正巧,老家发小约我回老家看看。我骑上电动车,就去乡下发小家做客。
路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有农人在地里浇返青水。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我,对庄稼农活有一种亲热的关切。
现在都是喷灌浇水,水雾像瀑布,水帘像彩虹。恰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鲜野菜桃花饭”(唐代李群玉诗《沅江渔者》)。发小特意嘱咐小孙子,去村外沟边地头剜了一些苦菜根,让我来尝鲜。
小时候,村小学搞勤工俭学,在班级教室后面垒墙养小兔子。放了学,我与发小一起去野外剜苦菜根,喂小兔子。
一道沟,一人看一边。常常要找好几道沟,才能完成剜苦菜任务。我们也在做着小兔子长成大兔子的春梦里逐渐长大了。
发小说,现在乡村都盖起了蔬菜大棚,绵延十多里,可以操纵野菜反季节生长。小时候听城里人说,过年能吃到刚扭嘴的苦菜芽蘸鲜酱是梦想,现在“奇迹”却成了稀松平常的小儿科。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敢教日月换新天”成了名副其实。
发小听说我要去野外放飞心情,踏青赏春,就说,“窥一斑而见全豹”,一个大棚,包总一个春天。
发小的大棚种植了一些油菜,此时油菜花开得正浓。小时候,只觉得油菜花是榨油的东西,并无别情。现在看到油菜花,却分外地矫情起来,心里别有一番风情。
这朴素的油菜花,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上面金灿灿的黄,下面渐渐渲染着翠绿,最底层是墨绿,层次分明,美不胜收。
油菜花欢快、大方,看一眼心中便愉悦,闻一闻花的芳香便陶醉其中。更有几只五颜六色的蝴蝶,挥舞着薄翅,优雅地在花棚中翩翩起舞,似乎是在找人诉说着新生。
触动灵感,不仅吟出一首诗来:“春风不费买花钱,吹醒黄金春意浓,最是一年春好处,农家大棚赏春行。”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嘴里吹起了童年的歌谣,情不自禁地在大棚里跳起欢快的舞蹈,追逐着春的脚步,心也在飞扬、憧憬。
“桃红梨白,人面绯红,恰似墙外的那一枝红杏”。